第191章,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笔趣阁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91章,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1章,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

  第191章,每秒一千万次(求月票)

  傍晚的翠花胡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快要十一月的时间,京城的天气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又快到每年冬储大白菜的日子了,胡萍姑也忙碌了起来。

  要说最悠闲的,还要数陈梨花。

  她所在的粮食局,几乎没有什么事儿了,只因为现在已经年底了,粮食分配什么的,早已经结束了。

  至于说更早的粮食运输等工作,也已经完成了。

  稍微忙碌的时候,就是九十月份那会儿。

  那个时候,不管是春小麦还是南方的水稻等等,都是刚收成没多久。

  所以,即将进入十一月份的时间点,当然没有什么事儿了。

  餐桌上,云婉裳和胡萍姑都十分笃定,于沫离就是怀上了,因为大姨妈已经快俩月没来了。

  后者也是忙晕头了,所以连自己大姨妈的事儿,都给搞忘记了。

  估计她自己还暗自庆幸呢。

  毕竟没有了大姨妈的话,那她能够省很多事儿呢。

  陈国华对她的粗心大意,也是挺无语的,但也更加心疼。

  以他的聪明,自然不难理解,为什么于沫离要那么拼命了。

  当然是希望不会被陈国华落后太多。

  虽说陈国华一直安慰她,让她没必要把自己整那么辛苦。

  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枕边人那么厉害还那么努力,她凭什么不努力呢?

  拖不拖后腿的事儿,于沫离确实没有放在心上。

  她更多的是想要试一试,努力一番罢了。

  再说了,学医这件事,对家里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绝望。

  上次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时候,如果不是陈国华及时通知了季文梅的话,那么那天她还会痛更长的时间。

  但,如果当时,家里还有其他医生,那么这件事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这就是她如此努力学医的原因之一。

  吃过饭之后,陈国华就让闫守春开车,带着他媳妇,直奔季文梅家里。

  龙康侯当然是坐在副驾驶上的。

  虽说他不怎么言语,但保护陈国华的安全,是他的工作。

  尽管陈国华现在是带着他媳妇去看病,算是公车私用了。

  但其实,这个时代,真没有那么多讲究。

  季文梅家中,于沫离收回了的雪白手臂,俏脸有些红润。

  只因为她刚才被季文梅给训斥了。

  谁让她学的知识都不知道学到哪里去了,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

  通过脉象来看,都已经两个月了呢,估计是陈国华前往白云城之前,也就是八月下旬那会儿,就已经怀上了。

  这么早就已经怀上了,结果粗心大意的于沫离,愣是没发现。

  确认了怀上二胎之后,陈国华也是很开心,可旋即又有些担忧。

  毕竟于沫离还那么小,身体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消。

  万一真落下什么病根,可就难办咯。

  “梅姨,您这边有没有什么保胎调养身体的方子啊?我想给茉莉补一补.”

  兴奋之余,陈国华只好赶紧找补起来。

  也许这个时候,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于沫离的身体变得更好一些了。

  于沫离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但嘴上还是不服输地说道:

  “我哪里需要调养身体啊?我好着呢.”

  “是是是,你的身体好着呢,我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对吧?”

  陈国华赶紧跟哄孩子似地哄着她说道:“你现在又怀上二胎了,你身体是很好,但宝宝也需要营养啊,对不对?”

  见他们小两口又在自己面前撒狗粮了,季文梅笑呵呵地看着。

  小两口都这样,动不动就要拌嘴几句。

  在季文梅家里待了半小时多,陈国华留下礼物,这才带着于沫离离开了。

  尽管季文梅每次都不收钱,但该给的礼物,不能够少。

  现在谁家都缺粮食,所以给点粮食,准没错。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他当初在五九年之前,冒险多采购粮食的重要性了。

  虽说他现在有闫守春和龙康侯两人守着,是非常清楚陈国华去外面买了什么东西的。

  但他每次都是从家里拎着一个袋子出门,陈小月她们知道他是从地下室里面拿的。

  可龙康侯他们两人又不知道。

  而且陈国华拎着的袋子,里面装的是啥,他们也不是全都知道。

  毕竟,陈国华每次都是自己拎着袋子,而不是让他们帮忙。

  也因此,现在空间里有那么粮食、肉、蔬菜等等,陈国华当然会酌情拿出来了。

  否则的话,今年过去之后,明年再过去,那么这个难关也就过去了。

  到时候的话,空间里面的粮食,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有‘价值’了。

  回到家里,于沫离这才小声地对陈国华说道:

  “国华哥,伱是不是又给老师留了粮食啊?”

  “嗯,怎么了?”

  “老师都说了,每次你去都留粮食,说是下次你还这样的话,就不让你提着袋子登门了.”

  话到这里,于沫离又好奇地问道:

  “国华哥,你到底留了多少粮食啊?”

  “没多少,也就是两斤面粉和五斤红薯而已”

  这点粮食看似很多,实际上真没多少。

  对于空间里的上万斤粮食来说,真的就很少。

  何况,家里每月最多只需要陈国华从空间里面匀出来三百斤粮食、肉蛋等。

  因此不是很多。

  “这么多?”

  于沫离却惊呼了起来,旋即又担忧被人听墙根,马上捂嘴,更小声地跟陈国华聊了起来。

  主要还是好奇地下室里面的粮食到底有多少?

  地下室的粮食,除了陈国华和三小只经常去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去看过。

  毕竟家里做饭的就是陈小月她们三小只和胡萍姑,就连陈梨花也很少动手。

  而于沫离这个新媳妇也想动手来着,奈何嫁过来没多久,便怀上了,所以她也是较少去厨房的。

  不是说她不去,比如还没结婚之前,她也是经常跟着干活的。

  只不过她都是忙活些轻省一些的活计,炒菜什么的,就不是她了。

  要不是陈小月现在还小,还没嫁人的话,往后只有陈国华他们一家几口人的话,烧火做饭可能会是一个问题。

  但就目前来说,这一大家子估计都会住一起。

  在陈援朝还没长大之前,恐怕陈国华也不会跟胡萍姑她们母子俩分家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毕竟胡萍姑自己也有工资收入,平时在家也都会帮着做家务。

  因此在这个家,关于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还没有。

  陈国华没跟于沫离细说地下室那些粮食的事儿,反正够吃就行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刚才一家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一个个都十分开心。

  但由于夜色已深,所以大家也没有聊多久便各自回房睡觉了。

  转眼第二天,芯片的缺陷测试工作如期进行。

  相对比较完美,只有两枚芯片是因为机器操作的原因,导致无法通过缺陷测试。

  其他都是合格的产品。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这些芯片工程师,都是陈国华精挑细选出来的研究员,一个个的实力都不差。

  解决了芯片问题之后,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研究,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了。

  众所周知,计算机主要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

  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大部分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中央处理器了。

  而陈国华对于构造这两大板块的技术,早已经熟门熟路了。

  去年完成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除了运算器的部分元器件之外,控制器、存储器等,陈国华都亲自参与过了。

  因此,今年二月份,振华研究所成立之后,相关制造设备也从107工厂等兄弟单位那边采购回来了。

  然后直接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之后,便可以制造出陈国华想要的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等设备了。

  就连显示器这样的大家伙,陈国华也安排林志武他们给研制了出来。

  现在就差个鼠标和存储器了。

  鼠标这东西是由光栅座、按钮、电路板等组成。

  制造这些元器件的话都很简单,相对需要注意的是零部件的拼装工作。

  因为涉及到拼装的话,需要使用到钻台机、焊床、拉床等设备,以及各种工艺。

  整个振华研究所那么多人,确实没几人能够玩得明白这些玩意儿。

  所以为了把鼠标制造出来,只能是从985工厂等兄弟单位借人了。

  由研究员进行技术指导,毕竟涉及到的印制板、拆装组件、缝接等制作工艺,所以还需要进行技术指导才行。

  工人师傅会亲自操作,拼装之后,还会进行完善细节,以保证零件精工度、密封和高精度。

  鼠标的整体制造技术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稍微有点难度系数的还是存储器芯片。

  实验室内,陈国华跟众人进行技术分析,这是在开始研制之前的技术研讨。

  与其说是研讨,不如说是他的上课时间。

  “之前我在关于计算机存储器概论里面有提到过,关于随机随取存储器,我们今天要研制的存储器就是这一种.”

  “这个其实就是主存,就是与中央处理器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万庆萱同志,还记得它有什么特性吗?”

  听得正认真的万庆萱闻言,马上就回答道: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好,很不错!”

  陈国华赞赏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陈国华都是在实验室内,跟众人完成这些研究。

  讲真的,自从光刻机等配套设备的研制工作结束之后,整个振华研究所都好像多了不少闲人一样。

  就比如现在,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几乎都是同一时间进行研制的。

  即便是这样,也还是分出了部分人去完成鼠标等其他配件的研制工作。

  只因为搞存储器研究的研究人员,还是有点多。

  要不是薛晋权他们都只是兼职的研究人员,陈国华就只能够开始下一步的安排工作了。

  但现在嘛,一切都以制造出计算机作为第一目标。

  其他都只是次要的。

  除了工作之外,陈国华也更关心家里了。

  最近的工作,急不来。

  所以他就没有加班加点了,而且芯片制造出来之后,也没有搞什么庆祝活动。

  反正到时候把计算机给拿出来之后,那么直接给他们集体放一个假,顺便申请给他们每人多弄点粮食和肉,其他的就是工资了。

  于沫离怀上了二胎,陈国华又过上了和尚的生活。

  不过他晚上也尽力不去想工作的事儿,就是陪着家里人。

  至于说陈伟这个小家伙,一家人都争着带他,根本不愁没人带。

  比如说甘如霜,比如说云婉裳,比如胡萍姑她们。

  特别是后者,她本来就在街道办工作,现在是十一月份,伴随着冬储大白菜这个忙碌季节过去之后,她就闲下来了。

  因此,几乎是每天都带着陈伟去街道办上班的。

  甘如霜她们休息的时候,也都会帮忙抢着带孩子。

  于沫离每天最多就是奶孩子和带孩子入睡的时候,能够见到着孩子,其他时候都见不着。

  就连陈小敏都特别会给小家伙换衣服裤子,而且小家伙还不会哭闹呢。

  时间流逝,转眼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中上旬的时候。

  邱宗岳再次过来了,“国华,你到底什么时候准备告诉我,如何处理材料科研所啊?”

  见是领导来了,陈国华只好笑着跟他说再等两天。

  方案他是大概想好了,只不过现在还没彻底定下来,他觉得还是先等一等。

  而现在呢,计算机已经差不多快出来了,所以处理材料科研所的事儿,真不急。

  等邱宗岳离开之后,时间再过去了两天。

  这一天,陈国华他们已经把所有的元器件都给制造出来了。

  为了这一天,陈国华已经把整个振华研究所能够用到的设备,全都用过了。

  现在就差最后的一哆嗦了。

  一枚芯片内置了两千枚晶体管,呵呵,光是内存的容量就达到了16MB,也就是十六兆字节。

  作为中等规模集成电路的代表作品,如此恐怖的内存,肯定不是一枚芯片就可以做到的。

  而是使用了上百枚芯片的给搭建出来的。

  陈国华之所以冒险一步到位,还是想先尝试一下上亿次计算机,到底有多牛掰。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一些问题,方便后续进行处理。

  比如功耗和散热这两大问题,比如成本这个问题。

  这些都是在研究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每十枚芯片组合在一张印制电路板上面,然后十张印制电路板拼接在一起。

  而连接这些印制电路板的信号线,这玩意儿的长度倒还好,仅仅只是两百米罢了。

  作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两百米信号线的长度,在陈国华看来,勉强可以了。

  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计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会有超出的,更不会影响到信号的同步性。

  “组装工作完成了没有?”

  陈国华作为总指挥,就在实验室的正中央,看着众人忙碌。

  跟之前他给邱宗岳做的保证,也就是十个饭盒大小的计算机不同,十枚芯片拼接出来的印制电路板,导致它的占地空间还是很大的。

  而且每一个印制电路板都配置了一台散热的高功率风扇。

  所以,又是需要启动备用电源的一天。

  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带动不了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

  众所周知,原时空的历史上,内地是在一九八三年才研制出来了一台每秒上亿次运算速度的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而人家北美的克雷公司,在一九七六年的时候,就已经推出了当时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二点五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一般来说,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平均每秒一千万次以上,存贮容量在一千万位以上。

  当然了,这只是原时空的历史罢了。

  现如今,这个历史,将由陈国华他们来创造。

  所以等林志武、薛晋权、章济川等人都已经检查完毕之后,陈国华一声令下,计算机就正式开始启动了。

  然而,第一时间却出现了停电的事故,导致了短路。

  计算机倒是没什么,可备用电源这边都直接歇菜了。

  陈国华预估失败,没想到它的功率消耗直接到达临界值,也没有想到,算上备用电源一起,都没用。

  无奈的陈国华,只好一个电话大给了邱宗岳。

  “领导,救命啊!”

  后者听到救命两个字,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怎么了?国华你出事了?小龙呢?他不在你身边?”

  他似乎都没有想到,如果陈国华出事了的话,怎么可能还会给他打电话呢?

  要知道电话可是在办公室里面的,还需要时间转接。

  “领导,不是我出了什么事儿,而是振华研究所现在没电了呀,我们正准备启动计算机,结果它停电了”

  “领导,您现在有时间过来一趟吗?还是我现在过去找您?”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邱宗岳这才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道:

  “你没事就好,既然是停电了,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就是之前我跟您说过的那件事,单独安排一条线接过来我们振华研究所这边”

  伴随着振华研究所的迅速扩增,陈国华也知道,即便是烧煤的发电厂,那也必须要用了。

  环境保护什么的,暂时还是先缓一缓吧。

  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你这一时半刻,我上哪给你找发电厂?我记得你说过,你们现在的计算机很少,能不能搬来二部这边进行测试?”

  邱宗岳有些无奈,突然想到了什么,如是说道。

  陈国华闻言,直接就拒绝了。

  既然这样,那还是先拆分一下,不搞那么多的印制电路板了。

  如果只是启动一个印制电路板的话,那么功耗肯定没有那么大。

  电话挂断之后,陈国华就下令让大家开始把计算机给拆了。

  换成十台这样的计算机,一台一台地去检测。

  另一边,后勤部这边的两位电工师傅,经过了半小时的抢修,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接通电源之后,陈国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启动计算机,进行测试了。

  这一次,由于内存没有那么大了,仅仅只是一点六兆字节的内存,功耗方面就小了很多。

  因此,目前的电路还是能够支撑得起的。

  只不过,十台计算机一起启动的话,肯定还是会遭殃的。

  “好了,别抽风了,赶紧进行测试啊”

  见蒋却民站在计算机面前,一副激动到落泪的样子,陈国华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前者嘿嘿地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接着这才开始了行动。

  旁边,薛晋权、万庆萱、章济川等人,全都万分期盼地看着。

  只有陈国华还算淡定。

  很快,伴随着一个个测试的进行,从最开始的百万次运算速度,到最峰值的一千万次出头的运算速度。

  “主任,我们成功了,哈哈,我们成功率!”

  确认了是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惊呼了起来。

  大家都异常激动地欢呼、鼓掌,脸上的表情写满了兴奋。

  陈国华也露出了笑容,但还好,他是最淡定的一个。

  心中还有一些遗憾呢,毕竟其实是可以一步到位,直接来一个上亿次的计算机。

  可惜了,电路系统不给力啊。

  “好了,开心一会就差不多了,工作还没做完呢,都给我认真点.”

  见他们还没完没了了,陈国华赶紧开口制止道。

  这个时候,章济川却开口询问道:

  “老陈,我看现在也只是千万次出头的运算速度,目前计算机的运转速度等都十分优秀,看看能不能再跃升一点,比如一千一百万次?”

  “你也想让学人家那样,把机器给干报废吗?”

  陈国华闻言,没好气地瞪了对方一眼:

  “这是搞科研工作,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所有的测试都是经过周密的计算、规划出来的,不是靠臆测、猜想,懂吗?”

  “你们也都不是第一天跟着我干科研了,适当的冒险精神可以有,但过度的冒险,那不是冒险,那是去送死!”

  “如果我们振华研究所还能够有更多人,我马上就开始搞一个发电和电力运输的实验室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出现类似今天的情况了.”

  或许章济川还认为前面陈国华之所以冒险想要上一亿次的计算机,一步到位,应该是想要讨好领导。

  所以现在才会如此建议。

  毕竟刚才也只是把电路弄坏了而已,不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他现在才会如此建议,毕竟一千万和一千一百万,终究还是有点区别的。

  但在陈国华看来,这俩就没有区别。

  至于说电力问题,属实是他高估了这个时代的电力运输,那是真的不行啊。

  支撑一台这样的计算机都做不到,那么到时候十亿次、百亿次级别的计算机,只怕是更难了。

  毕竟现在仅仅只是中等规模集成电路,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那就是一枚芯片就有上万个晶体管了。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话,直接就是突破百万枚晶体管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面。

  而且就这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还老高。

  仅仅只是这么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可以将一个电子分系统或者整个电子系统给内置在一枚芯片上面,可不就是陈国华给领导们说过的:在芯片上面修建一座城市嘛。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还有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到了这个时候,那就是上千万枚晶体管和上亿个元件的事儿了。

  当然了,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经来到了后世九十年代之后的事儿了。

  现在也才一九六零年,内地有三十多年的发展时间,只会一直领先,而不是被人轻易追赶上来。

  因此,到了这样的超级计算机时代,那么对电力系统供应的要求,便更高了。

  陈国华对电这样的能源,当然是有迫切的需求的,肯定是希望可以尽快去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别到时候振华研究所想要做什么试验,都还要等供电所那边。

  那也太麻烦了。

  最关键的还是,别人的供电系统,终究是太麻烦了。

  更别说西伯利亚冷风过境之后,只怕会更加困难。

  所以,越是这么实践下去,陈国华便越是清楚,振华研究所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非常多。

  看似拿出了一台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上亿次计算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其他原因的限制,也同样会导致研究的破产,或者是这条研究之路,直接被搁浅了。

  如果不早做打算,呵呵,未来真的堪忧啊。

  就在陈国华他们继续进行检测功耗等其他层面的时候,邱宗岳的汽车已经来到了振华研究所的门口。

  “领导,您来了。”

  马明伟看到对方的汽车,赶忙上前打招呼道。

  邱宗岳正要下车呢,便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了起来。

  “国华呢?他们还在实验室里面?”

  “报告领导,是的,他们现在还在实验室里面没有出来”

  听到马明伟的话,邱宗岳点了点头,然后就快步前往实验室这边了。

  过了一会儿,陈国华这才见到了邱宗岳。

  “领导,您来了,正好,给您汇报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制作出来了十台计算机,喏,这就是其中一台已经检测完毕的计算机了,我准备带回我的办公室里面,然后给它安排上编程,到时候给领导您一个巨大的惊喜”

  陈国华抱着一个跟十个饭盒大小的金属箱子,已经跟后世的电脑主机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当然了,显示器还是很笨重,键盘也不是什么静电容的。

  因此就目前来说,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

  尽管如此,也已经可以拿来当做电脑使用了。

  所以陈国华准备给这台电脑安排上系统软件,但这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他自己的话,都最少需要一两个月来敲完这些系统代码才行。

  精简的汉字系统程序,比英文系统已经简便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陈国华也得注意一点,那就是内存容量的问题。

  一点六兆字节的内存,能有多少?

  就这样稀少的内存,终究还是太差了一点。

  所以,即便能够安排上系统程序,那也是精简过后的玩意儿。

  换句话说,这套系统程序,很多功能都没有。

  “这就是你说的计算机?”

  邱宗岳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了不少。

  好家伙,这不就是之前陈国华跟他提到过很多次的计算机咯。

  看得出来,确实是比去年研发出来的计算机,要强大得多了。

  “对啊,领导,这就是计算机,不过这是主机,要加上显示器、键盘和鼠标这些,才是完整的一套。”

  陈国华点点头,然后领着邱宗岳一起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过程中,邱宗岳也知道了目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当即更加激动了。

  实验室里面的薛晋权他们,还在进行剩下九台计算机的检测工作。

  一旦全部检测完毕,那么到时候就可以通知107工厂、985工厂等兄弟单位了。

  而现在,陈国华却正在一边敲击键盘,一边给领导汇报工作。

  “领导,现在来看,我们已经完成了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但是,由于电力系统供应的问题,我们现在是无法直接安排上亿次计算机的”

  “一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对我们振华研究所来说,不是问题。”

  “如果二部他们能够解决电力系统供应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台这样的计算机,但原材料等方面的事儿,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另外,领导,我们振华研究所的供电系统要进行更新换代了.”

  除了提及这一点之外,陈国华还提到了扩建研究所的事儿。

  简单来说,那就是需要大学生!

  中专生和高中生这样的人才,陈国华并不想要。

  如果是成绩还不错的高中生,也可以勉强考虑。

  而现在,陈国华直接盯上了今年刚上大一的北大新生。

  北大的新生有很多,数学、物理等好几个专业的学生,陈国华不想要。

  不是他不想要,而是不敢。

  但其他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他就很有兴趣了。

  还是兼职研究员的那一套教研结合方案,只不过,这一次的规模就有点大了。

  最少是五百人的规模。

  如此多人的规模,就必须分为两个方向了。

  陈国华的规划,就是通过考试来确认他们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

  比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全方面的考核,以及对电力运输、计算机编程等层面的了解。

  等到了明年下学期,陈国华就会直接在北大开一个计算机编程专业,不学其他,就只是学习编程。

  这个专业是必须要尽快安排上来了,否则的话,等到符合要求的计算机都出来了,却没有可以使用的编程人员,那就难办咯。

  薛晋权他们这些人,陈国华并不打算再给他们灌输编程内容了。

  没必要!

  他们就是陈国华培养出来的在计算机硬件层面的研发人员,就没必要参与到软件层面了。

  学太多,容易混乱,甚至让他们的研发水平下降。

  那就得不偿失了。

  邱宗岳听得脑袋有点大,又是搞发电厂,又是搞什么编程、什么电力运输,他都有些迷糊了。

  只因为这些都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国华,你说慢点,编程是什么回事儿?电力运输不就是牵一条电线的事儿吗,还用得着专门研究?”

  陈国华闻言,顿时呵呵一笑,道:

  “领导,您看看我这台显示器,上面这些敲打出来的代码,就是在编辑程序语言,就是要给这台电脑安上系统程序.”

  “您说这样的事儿,是不是应该要专门开设一个专业来学习?要知道在未来的话,软件开发是一个比硬件开发还要更加庞大且系统的工程,比我们现在的工业系统都庞大得多呢”

  嘶!

  此话一出,邱宗岳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只眼睛瞬间跟铜铃似得,瞪得老大了。

  “你说就你现在敲键盘的工作,比我们现在的工业项目还要庞大?”

  这怎么可能呢?

  在他看来,这确实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儿。

  要知道,现在内地的工业,包括了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矿产采矿、机床制造、半导体产业、计算机、电子学等等。

  规模庞大,种类繁多。

  而计算机里面的编程语言,就只是敲打一下键盘罢了,能够干嘛?

  陈国华闻言,依然没有停下自己敲击键盘的手,而是笑眯眯地给领导画大饼。

  “领导,我简单举个例子您就知道了。”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振华研究所开发出来了一款导弹拦截系统,可以直接覆盖整个境内,其他人想要发射导弹来到我们的头顶上,都会在进入我们领地上空的一千公里或者更远的距离就被发现了.”

  “然后我们这套系统就会快速反应,都不需要人工按下导弹发射按钮,就可以迅速应急启动我们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而这个仅仅只是软件编程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应用场景,当然了,这肯定是大量结合了硬件层面的技术更新,还有我们的导弹等等,才有可能实现”

  邱宗岳一听,半晌都不知道作何反应了。

  旋即才哑然失笑,道:

  “好你个臭小子,都开始给我吹牛了是吧?我们现在哪里有导弹?”

  “就算我们有导弹,那也不可能由你这个什么系统控制啊,万一系统失灵了,岂不是乱套了?”

  陈国华闻言,顿时也被对方的话,给惊到了。

  好家伙,系统失灵?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啊。

  但现在没有必要跟对方去争辩这些,毕竟没有什么用。

  反正现在跟对方描述未来的应用场景,确实有点过早了。

  那就先等一等吧。

  到时候他把系统程序给编辑出来之后,在给他们看一看,好好地给领导们上一课。

  眼下就先解决发电厂的问题,看看领导有没有什么高见。

  邱宗岳沉吟了一下,表示道:

  “发电厂的话,估计还得上面领导审批,等审批结果出来了之后,再抽调资金人手进行建设了.”

  陈国华闻言,很是无奈。

  看得出来,现在京城也同样用电荒。

  因为需要用电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比如隔壁的原子所,物理研究所二部等单位。

  两人谈了许久,薛晋权、蒋却民他们几人出现在了办公室外面。

  “领导,主任,我们已经完成了剩下那九台计算机的测试任务了,全部都合格,都是一千万出头的运算速度”

  听到这里,陈国华这才停了下来,笑着站起来说道:

  “那就好,辛苦你们了,今天中午给你们加餐,每人十块肉。”

  “下午的话,兄弟单位那边肯定会来人了,到时候让大家都做好技术交接的准备”

  薛晋权几人闻言,喜滋滋地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

  中午十块肉啊,那可真是太美了。

  等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看向邱宗岳说道:

  “领导,刚才您也听到了,那就麻烦领导您帮忙通知一下各兄弟单位,让他们尽快过来吧.”

  后者当然没有拒绝,反而是十分高兴。

  不管是物理研究所二部还是其他单位,对于振华研究所的计算机,早已垂涎欲滴了。

  就像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树迎,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会询问一番振华研究所的计算机出来了没有。

  自从九月初那次,被闵乃大他们坑过之后,到现在也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了。

  时间如此漫长,等得王树迎都想亲自过来帮陈国华搞科研了。

  可他啥也不会,只能够干瞪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